詹姆斯和科比是互联网时代被谈论最多的两个NBA球星,甚至比乔丹还热。因为乔丹的话题大多是正面的,而詹姆斯和科比都有正反两面,讨论哪个更好永远不会过时。
但是,在这些讨论中,我们也发现了一个规律:大多数媒体人更认可詹姆斯,大多数教练和球员更推崇科比。
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?背后有什么原因吗?哪边更准确?要回答这些问题,不妨从:媒体和玩家两个不同的角度入手。
媒体视角:看重荣誉积累和客观数据。
媒体评论员和记者是NBA比赛的局外人,不能直接和球员竞争。所以玩家的评价主要来自客观数据,可以分为职业荣誉积累和游戏技术统计两大类,作为判断谁强谁弱的依据。
比如美国最大的体育媒体ESPN在对NBA历史进行排名时,基本上是根据球员的荣誉积累来确定排名的。虽然也考虑了年龄竞争力、场外影响力等因素,但核心评价还是以争抢荣誉为基础。
就像做一道数学题。根据不同的权重列出总冠军、MVP、FMVP、一气呵成等荣誉,然后加起来算总分。总分高的玩家会有更高的历史排名,也就是媒体评价体系中更有实力的玩家。这种评价体系虽然相对客观,但仍存在严重问题。
媒体视角的三大问题
第一,NBA目前的奖项设置不是特别合理。作为个人荣誉权重最高的MVP,只是常规赛的一个奖项,也就是说这个荣誉不包括最高级别的比赛(季后赛),所以会出现一些球星常规赛表现不错,但季后赛发挥不佳的情况。
以詹姆斯为例。虽然他有四个MVP,但2009年和2010年的两个奖项与2012年和2013年的完全不同。2009年和10年,詹姆斯不是当时联盟最强的球员,技术能力明显不足,而12年和13年,詹姆斯攻守兼备,能力达到巅峰。但在媒体评价体系中,詹姆斯的4个MVP,无论其重要性如何,都会被放在权重最高的个人加分项中。
其次,FMVP的选择也是有问题的。这个奖项不包括东西部季后赛,只包括总决赛,总决赛会在最后一场比赛之后马上评选出来。这种方式带来了两个问题。第一,季后赛前三轮的出色表现会被直接忽略,比如2001年季后赛的科比。
当时很多西部强队(开拓者、马刺、国王)都能够在内线和奥尼尔搭档,所以科比在西部关键战役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。但是在总决赛中,东部球队的内线极其薄弱,湖人的战术重心完全放在了奥尼尔身上,所以奥尼尔将毫无悬念地入选FMVP。
如果用一个完整的赛季来奖励成绩,科比在总决赛前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。但由于FMVP不考虑区域季后赛,科比对三连冠的贡献在媒体评价体系中被弱化,高权重的FMVP奖金被奥尼尔一个人拿走。所以很多当年没看比赛的球迷会误以为奥尼尔是无敌的,任何后卫都可以完成三连冠。
000000/20211107120507735426fc8-size1000x600.jpg" img_width="1000" img_height="600" alt="NBA历史地位之争:为何媒体更认可詹姆斯,球员教练更推崇科比?" inline="0" class="syl-page-img" style="height: auto;">
第三,竞争技术统计存在局限性。不要把技术统计看做客观数字,但是不看球赛只看这些数字,你会被骗的很惨。在这里,我们用一个关于詹姆斯的问题来说明:他职业生涯的巅峰阶段是什么?
如果对比技术统计,结论一定是Knight 2.0。无论是常规赛还是季后赛,詹姆斯的数据都比热火好,甚至有几次总决赛都是三双或者接近三双的表现。
但是如果你长时间看詹姆斯的比赛,你一定会知道詹姆斯在热火期间(2011年总决赛之后)是最强的阶段。因为在热火队,詹姆斯做到了攻防一体,阵地进攻的组织投射非常稳定,转换进攻的冲击力接近于无解,更重要的是他在防守端可以施加很大的影响力,无论是辅助防守、补防还是在关键阶段防守对面的进攻箭头,实战效果都非常好。
到了骑士2.0的时候,詹姆斯的体能已经开始下降了,所以他削减了很多防守能量,不再站在弧顶,更多的倒向低位,从而篮板增加了,但实际上球队的防守强度下降了。进攻的另一边,詹姆斯增加了持球百分比,减少了无球跑动,让助攻次数也增加了,但球队的操作灵活性下降了。
所以,别看詹姆斯在骑士时期的技术统计,但他在比赛中的统治力比热火时期低了一个档次,这就是数据能骗人的典型案例。
▼球员视角:注重打球的感觉和技术能力。
球员和教练评价同龄人的方式与媒体完全不同。从各种采访中我们可以看到,基本上没有球员(尤其是大牌)会谈论MVP、FMVP等荣誉,大家更愿意讨论实战中的对抗感。对于球员来说,谁给我带来的防守压力大,谁就会更厉害;对于教练来说,谁让我更难安排战术,谁就会更强。
这样的评价方式,科比的打球风格更容易被认可。从数据上来看,科比职业生涯的投篮命中率为45.0%(季后赛为45.6%),看起来并不是很高,所以很多媒体根据数据得出了一个结论:科比的进攻效率不高。
但是如果你看当代球员的采访,几乎每个人都会说科比得分太难太容易。比如姚明曾经说过,面对科比的进攻,我们只能祈祷他不会投篮,而他那个时代的很多其他职业球员,比如诺维茨基和波波维奇,也有类似的看法。
这种观点与数据反映的结论大相径庭。其实如果你看过一定数量的科比完整的比赛,就能明白这两个结论的区别。
科比的性格如此强势,他甚至愿意和自己竞争。比赛中队友没有投篮空间,24秒就要到了,到了最后时刻扔关键球的时候了。科比愿意接手所有这些工作。这些镜头都是高难度镜头。换成角色球员,不会100分出手,换成科比,可以10到20分出手。在科比的职业生涯中,他投了太多球,为了一个机会牺牲了自己的个人数据。很多球员不愿意也不能够投票,科比既愿意也能够投票。
这种投篮肯定会影响命中率,但从实战球员和教练的角度来看,他们不会把这些投篮算作科比的进攻回合。只有在正常的攻防对抗中,科比的进攻才会被视为有效回合,而在这些相对正常的投篮中,科比的命中率是非常高的。
此外,科比的技术能力也是一个值得钦佩的主要因素。在一档NBA节目中,比卢普斯、皮尔斯、罗斯等人得出了一个结论:乔丹是最强的球员,科比是最好的球员。
这个观点得到了很多球员和教练的认可。肯德里克·帕金斯甚至直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,说科比的技术是最好的,没必要再讨论了。可见科比的技术能力是得到认可的。
这也是职业运动员视角的一大特点。技术能力的优势比身体素质的优势更能打动他们。
▼玩家视角的两个问题
球员和教练根据实战经验得出的结论似乎更专业,但也存在问题。在这种评价体系下,评价球员的视角会变窄,很多问题容易被忽视。
首先,我们以科比为例。数据显示,科比的进攻效率不够高。除了一些机会,科比自己不讲道理也是有原因的。前者可以排除在科比真正的进攻回合之外,但后者对球队整体进攻有影响。
比如在双队或者三队的情况下,如果科比选择将球传给空无一人的队友,进球的概率会大于科比个人的强投。这个时候,科比的强行投篮会降低球队的整体效率,也就是俗称的“浪投”。
但是在实战中,这种“浪投”往往会被对面的球员自动过滤,大家都会默认这不是科比进攻的正常选择。也就是说,每个人都会佩服科比的进球,如果科比不进球,每个人都会觉得很正常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科比的“浪投”是没有成本的。
玩家视角的另一个问题是时间限制。既然是从实战的角度出发,对一个选手的评价肯定是在同一个时代。明星球员的水平越高,他就越关心这段经历。
比如80年代以前的老一辈明星中,很多人认为“大O”罗伯逊是历史上最好的。比如蒂姆·邓肯在谈到乔丹的时候,就明确表示自己非常尊重乔丹,但是他并不是乔丹的粉丝,因为乔丹并没有给他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。
事实上,这些观点在玩家中非常普遍。他们更愿意讨论和表扬曾经和对方交手过的对手,而不是看着一系列荣誉累积起来回答谁强谁弱。不同时代的玩家对彼此的感觉更多的是两个字:没有感觉。
虽然不同时代的明星不应该放在一起比较的观点可能更接近现实,但不得不说这种观点很无聊。一项运动的长期健康发展有赖于广泛的关注。比如NBA的年度历史排名就能引起广泛的讨论,而在这些讨论甚至争议中,NBA完成了最好的普及和推广。
而且,如果粉丝是从仰望的角度看明星,都是赞美的话,那还有什么意义呢?每个人都在看谁更好,所以我们需要从平视的角度来评价所有球员。这样的话,我们只能用媒体视角的评价体系,否则就没有客观依据了。
▼詹姆斯和科比谁更强?
经过分析,我们可以了解媒体视角和球员视角的优缺点,以及为什么更多的媒体人认可詹姆斯,更多的球员和教练推崇科比。
所以,从媒体的荣誉积累和客观数据来看,詹姆斯是NBA历史第二人,从有感情有技术有能力的球员和教练来看,科比是NBA最伟大的球员之一,没有问题。
所以,关于詹姆斯和科比谁更强的话题,与其说是篮球问题,不如说是评价体系和价值观问题。不同的开始角度自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。